未分類

遇見神蹟奇事嗎?興寧教會探訪團分享

文:彭佩茵/ 史提反之家

第一天。在「基督教城鎮堂」的祈禱會,當地信徒分組彼此禱告時,沒有多餘的話。我參與的那組,輪流把自己的事情交託主,無論是教會事工的、家庭的、子女求學或擇偶的。禱告者先是自己求,聽到的人心裏有感動就加入一起開聲祈求。他們的禱告雖然長得有點驚人,但內容都是充實、沒有重複且夾著經文。從這夜,我們看到並欣賞他們如斯地把生活裡大小事情都交託主,純真而美善。

第二天。早上在「龍田基督教會」,原本為一班少年人預備了一些很有衝勁及活力的詩歌和一些針黹小勞作。怎料,因為國內長假期後課堂的調動,少年人這天都上學去了,在場的都是一些婦人和老人家。我們團隊就立即改變帶唱的詩歌,及幫老人們穿針引線起來,忙得不可開交。此外,看著長者們得意地帶著別緻的束髮帶及胸花別針,原來竟然是與家人或朋友分享福音的工具,真是創意十足,不得不說:噢,哈利路亞,感謝主。

下午到了「崗背基督教會」,她們的詩班正在練歌。我沒想到的,是一個小鄉郊,他們練歌是如此認真嚴謹,領者先講授一堂獻詩者應有的態度和心態,再一起從簡單發聲開始練習,一絲不苟。

再到新落成的「龍北基督教會」,聽他們講述建堂由異象、募捐、建築過程,每一步的「事有湊巧」、或突如其來的物資供應,甚至乎如果你身在現場也很難想像當時如何能在潭水山泉交匯之處露出的乾地上建築教會。在他們的臉上你只會見到「耶和華以勒」的信心與感謝。

之後數天,我們在「基督教城鎮堂」帶領兒童主日學及青少年團契,在「新陂基督教會」、「興寧市基督教會長者之家」、「黃垌基督教會」、
「刁坊基督教會」的服侍或探訪中,都有著不同領悟。期間,我們分別為個別會眾代禱,與他們深刻傾談。他們當中有憂慮自己與未信丈夫的關係、很多已信的村民因跟從不信的丈夫漸漸離開教會;數代信主但及至現在,年少的沒扎根福音,跑到外邊唸大學或就業就沒有主愛的拱托…

還記得在香港五旬節聖潔會禱告禁食日的晚上,我們拖著有點疲憊及百感交集的身體,在酒店晚禱會前,一起觀看十五堂會的代禱事項,同心為十五堂會的需要禱告。當中有靈恩堂的牧者分享,她說:教會事工固然重要,但更盼望我們為會眾的靈性生命禱告,願他們與神建立美好關係,在主裡被栽種…。那一刻我深受感動,深盼回港後除了為探訪過的教會建堂事工的硬件而祈禱,更要記念教會的肢體,但願他們有更多人向主求問:「主,祢想我往哪裡去?我又可為祢做些什麼?」

回想在第一天晚上,收到在港弟兄短訊問:遇見神蹟奇事嗎?回心一想,神蹟奇事也許是看到在歷史的長河裡人如何與神同工。禱告、異象、實踐、貫切、承傳…我都看到了:從前眾多無名的傳教士所撒下的種子,今天在這地上,已然果子纍纍。

這一趟旅程,就好像開了另一扇窗,進了另一個國度、另一種信徒生活,在旅程中遇見很多的人們,有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思考。腦海裡,仍迴盪著我們在各個新建成的或破落的會堂裡所獻唱的詩歌,他們各個充滿喜樂、信心、感激的臉容…在這百多年前已有傳教士開墾的鄉鎮,能夠與這些繼承先人信仰的基督徒彼此傾談、禱告、鼓勵、擁抱,還有甚麼比這更好? 願在港仍把他們記掛於心,願他們年青的一代帶著福音的種子,往各經濟發展區去,守著信仰,傳揚基督。

哈利路亞,感謝主!先前以為是付出的,其實都是領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