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多年的床邊探訪工作中,有不少對象是弟兄姊妹未信主的家人。弟兄姊妹邀請我探訪他們的病患家人,很多時候是為了盡最後努力向他們傳福音,但很多時候當我到他們床邊時,他們已經在危疾中不省人事,甚至對外界刺激已全無反應。在這看似全無傳福音機會的情況下,我可以做甚麼呢?如果換作是弟兄姊妹,他們又能做些甚麼呢?他們的提問變相是:「對著一個深度昏迷的人傳福音有用的嗎?」「有用的嗎?」這句話不但是對未能取得成果的預測,也反映對處境的無力感。事實上,如果我們對需要採取的傳福音行動,判定為不會有成果,這便難以叫弟兄姊妹有堅持的動力與決心。
記得多年前,我到醫院探訪一位已經聾了多時的長者。當我到達時,看見他仍然清醒,便提高嗓門向他傳福音,但他卻一點也聽不見。他的女兒心灰地說:「爸爸已經聾了,他聽不到的。」我試了又試,都沒有進展,心中湧起放棄的念頭,但又想到既然來了,總不能就此作罷。於是,我便用正常的音量,向他說了一個我爸爸信主的見證,說完後,我問他是否願意相信主耶穌。當時我也不敢抱甚麼希望,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他竟然點頭答應,為免有錯,我又問了他多個問題,他都一一以點頭和搖頭清楚地回應。照顧他的護士和護理員看見他的表現,都嘖嘖稱奇。就這樣,我帶領他作了決志信主的祈禱。他之所以能夠突然恢復聽覺並接受福音,明顯是神給他的恩典,他也把握了機會決志相信主耶穌的救恩。幾小時後,這個老人家便安息主懷了。
這次探訪,讓我深深體會到探訪所需的信念:神比地上任何人都更愛、更著緊祂所造的每一個人。所以,神必會用祂認為最好的方法,幫助祂所愛的人得聞福音。我所需要做的,就是盡上自己的本份。至於行動的成果,這在乎神。如果神讓我看見當中的成果,是神對我的憐憫與鼓勵。這信念也成了我探訪的動力。
親愛的天父:
祢是萬有之主,是愛的源頭。祢以愛賜人生命,又因為愛,賜人救恩,讓人可藉著相信耶穌基督,回復與祢結連的關係。我們感謝祢!
天父啊!願我們都認識祢的慈愛,懂得把祢的大愛與救恩廣傳。求祢堅固我們對祢的信心,加添我們愛的力量,補足我們實踐使命的決心。願萬民都來歸祢!祈禱奉主耶穌基督之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