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
上個月某個天寒地凍的晚上,幾位肢體(包括我的良人)說要夜觀流星雨,於是決定半夜三更到馬鞍山的昂平營地。我見大家興致勃勃,雖然下車後還要行一段山路,但我也跟着他們,與他們「同行」,一起去「湊熱鬧」。
某位「同行」的弟兄說,要走的那段路很易行,路程也很短,大概四十五分鐘便可以行完。這位弟兄曾被另一位傳道同工形容為「行山界騙子」,所以早已有「心理準備」,知道四十五分鐘不可能完成旅程。印象中最後行了不只兩個小時,跟我自己心目中的預期差不多。
這段山路本身不算太難行,但因為周圍環境漆黑一片,前行的時候要特別小心。當晚因為多雲,所以莫說流星雨,就連一顆星星也看不見。雖然如此,我當晚卻有很深刻的體驗。
我那段時間正好在反覆思想大除夕奮興祈禱會講道的經文,〈詩篇〉第一百一十九篇105節關於「神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這節金句,而當我在漆黑中「行夜山」的時候,便忽然有一種「頓悟」的感覺,對詩人正面對的處境多了一重更深刻的理解。
我嘗試在路上故意把手中的電筒關上,感受一下在完全黑暗中伸手不見五指的滋味。當關上了「腳前的燈」,前面一步有甚麼危險也不知道,是絆腳石?是泥沼?是大坑甚至是山崖?完全無法辨別,在這情況下根本無法前進。我們感受到,沒有「路上的光」,便看不到遠一點的路徑,看不到前行的方向,也看不到終點,於是便會感到迷失。
在這個充滿虛謊的世代,我們正需要有「神的話」來作我們「腳前的燈」,使我們能辨識出我們眼前的危與機,知道某些看似吸引的「好東西」,原來對我們的生命有害無益,也在看似困難艱苦、沒有光明的處境中,神有更重大的、要託付給我們的使命,讓我們的生命被祂燃起。
「神的話」也要成為我們「路上的光」,在這個令人迷失、找不到意義、看不到盼望和出路的世界中,指引我們人生前行的方向與目標,就是要為使人認識神、回轉歸向神、委身順服神而作基督福音的見證人,傳揚神對人的大愛,也要為修補人與人之間的裂縫而成為和平之子,把基督的愛以自己的行動具體展現出來。
從這金句的上文可以看到,詩人處於一個對信仰不友善的環境中,不信的人要藉着藐視和羞辱的說話動搖詩人的信心,詩人也因信仰而承受着真實和具體的壓力與威脅。從81~88節看到,詩人甚至已走進了人生的谷底,但這同時也是他生命的轉捩點,而「神的話」是這轉變的開端,使他不至在人生谷底中因絕望而「心死」。
這是詩人坦率、真誠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很想跟別人分享的人生體驗。願主聖靈讓我們從詩人的分享中得到啟發,讓神的話語—《聖經》成為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阿們!
親愛的天父,
我們的歲月來去匆匆,在當中經歷生老病死。
祢卻是永恆不變的主,祢的權柄和祢的信實,
祢的公義和祢的慈愛,自有永有,沒有終結!
祢是我們生命的泉源,也是我們人生的目標。
祢以全知公正的判斷,審判我們思想與行為。
我們羞愧地向祢承認,我們總是經常忘記祢,
甚至直接間接否定祢,作出了冒犯祢的行為。
但祢聖道使我們認識,祢是我們在天上的父,
我們雖是不配的罪人,卻仍是祢所愛的兒女。
祢的聖道成為了肉身,為救贖我們這些罪人,
受盡羞辱痛苦與死亡,藉復活勝過死的權勢,
重燃我們無望的人生,使我們生命得着安慰。
父啊!感謝祢的大恩!讓我們記念祢的恩典。
願我們完全降服於祢,謙卑地聆聽祢的話語,
作為我們的腳前的燈,也作為我們路上的光。
願祢的話使我們合一,同行榮耀祢名的道路,
為世界帶來祢的平安,讓世人得着祢的救贖。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
【參考巴特的禱文改寫。來源:Karl Barth, Fifty Prayers, trans. David Carl Stassen, First edition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8), 13.】